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找到 56 項與「」相關之結果

  • 認識腦下垂體腫瘤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認識腦下垂體腫瘤 腦下垂體位於腦底部的中央位置,是身體中激素的主要控制中心。如果腦下垂體有腫瘤會出現甚麼問題? 正常腦下垂體會產生幾種重要激素,包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會刺激腎上腺;甲狀腺激素會刺激甲狀腺;黃體化激素和濾泡刺激素與性器官產生作用;生長激素會幫助糖的新陳代謝和細胞成長;催乳激素會影響乳汁分泌。 腦下垂體腺瘤在眾多腦下垂體的良性腫瘤中屬於生長較緩慢的,在所有腦腫瘤中佔10至15%。那些較小的腫瘤(小於直徑一公分)叫作微腺瘤(Microadenomas),較大的腫瘤(大於直徑一公分)叫巨腺瘤(Macroadenomas)。腦下垂體腫瘤也可被劃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腫瘤。按分類,功能性腫瘤會產生大量且不規則的激素。相對地,非功能性腫瘤不會產生激素。 腦下垂體的腺瘤症狀 過量產生的激素特別症狀是取決於患者屬於哪一類型激素生產過量。生產過多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腫瘤會導致庫興氏病,它會導致肥胖、高血壓、肌肉軟弱等症狀;催乳激素細胞腺瘤是會生產很多催乳激素的腦下垂體腺瘤,它的症狀包括不規則的月經、性官能不良和乳房不正常分泌;生長激素腫瘤導致肢端肥大症,情況為手和腳大小不正常和面部特徵的改變,比如顴骨變大、眉骨或下巴明顯突出。 腦下垂體機能不足非功能性腺瘤可能還會導致荷爾蒙問題,它會壓迫腦下垂體,結果造成正常激素減退或停止生產。 視野缺乏大一點的腫瘤可能向上生長,長到蝶鞍外面並壓迫到視覺神經。這常常導致一種特別的視野缺乏,叫兩顳性半盲。 非特異性症狀有時規模可觀的腦下垂體腺瘤,可能導致頭疼或眼睛後方的壓力感或腫脹感。腫瘤出血更可能導致嚴重頭痛、視覺重影和視力模糊。 診斷至少需經兩項測試 腦下垂體其實是腦內很小的腺體,腫瘤的產生原因仍不明,雖然在部分患者身上發現有基因突變,但這種基因突變未必就會產生腫瘤。此外,腦下垂體腫瘤通常不是先天的,與遺傳也沒有關連,而且在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出現。 任何懷疑有腦下垂體腺瘤的患者必須接受至少二個測試,一是以磁力共振掃描(MRI)檢查腦部碟鞍位置。這個測試提供解剖資訊確定腺瘤是否有侵犯鄰近結構或出現視交叉的壓迫,比如海綿體靜脈竇;第二個測試是一個充分的內分泌血液評估,用以確定腫瘤是否影響激素水平。如果腫瘤較大,還需要一個視力評估及視野檢查,這個測試可幫助診斷腫瘤是否影響了視覺神經。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藥物對過量生產催乳激素和生長激素的腦下垂體腺瘤是有效的。對於催乳激素細胞腺瘤,Bromocriptine這種藥在降低病患血液的催乳激素水平和收縮腫瘤是相當有效的;至於肢端肥大症是由生長激素的生產過剩造成,可用Octreotide治療。Bromocriptine對會產生生長激素的腫瘤的療效,一般不會對催乳激素細胞腺瘤有效。 手術治療:腫瘤的標準療法是以外科手術切除。手術的目標是儘量安全地切除腫瘤,以減少對視神經造成壓力,並去除過度生產激素的腫瘤細胞。多數腦下垂體的手術不需在頭皮和頭蓋骨鑽洞,最常見的外科方式是「經蝶骨方式」,手術過程會通過蝶骨靜脈竇,在鼻子後方一個被空氣填裝的空間,在嘴唇下或鼻子內開一個切口,然後在鼻子較後區域及在蝶鞍的下方切除腫瘤。經蝶骨用內視鏡協助切除腫瘤的手術已愈來愈普遍。 有時在MRI影像中,會發現腦下垂體的微腺瘤,但只要定時觀察腺瘤狀況及患者徵狀,不是所有腦下垂體腫瘤的患者都需要治療的。 放射治療:如果手術無法切除整個腫瘤,放射治療也許是控制腫瘤和防止它生長的必要方法。常規放射治療是發射小劑量的輻射射線在蝶鞍整個區域和腦下垂體附近,這個技術會把邊際正常組織也納入治療範圍內。常規放射治療會以每日少許劑量分散在幾個星期內完成,這樣的療法對防止腫瘤生長非常有效。儘管以常規放射治療,視交叉跟腫瘤同樣接受那麼多輻射量,但視力併發症風險其實非常低。 放射治療手術CyberKnife(數碼導航刀)是一種治療腦下垂體腺瘤的新選擇,它可以集中照射腫瘤的位置,將正常腦組織吸收的輻射量減至最低。資料數據顯示,放射治療手術比常規放射治療更有效地降低異常激素產生,並且縮短治療時間。然而一些輻射的副作用,如最令患者恐懼的視覺損失風險,對於腦腫瘤較靠近視覺視交叉或下丘腦的患者是最大的。對這類高風險患者來說,分段式放射治療能減輕對重要腦部組織的傷害。

  • 脊柱檢查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脊柱檢查 椎間盤 我們的椎間盤令人體脊柱有着靈活的活動,它也充當了我們脊柱的減震器或坐墊。 ​ 椎間盤的中心和內部是由水份合凝膠填充而成的核心(有如汽車輪胎的內膽相同部分),周邊則是外環形的纖維層(如輪胎的橡膠外層)。 一個年輕而健康的椎間盤 在許多方面,椎間盤類似於汽車的輪胎。只要椎間盤保持年輕及有充足的水份,它就有足夠的內壓力來支撑我們身體的重量。一個年輕而健康的椎間盤,在MRI的T2影像會被顯示為白色,而且有着正常的厚度。 一個老化且不健康的椎間盤 然而,由於以下種種原因: ​ 1. 我們人體在27歲後的自然衰老和退化 ​ 2. 椎間盤長期的磨合和撈損:日常活動,例如:長時間坐著,重量負荷,運動時對脊椎的震蕩壓力和扭曲….等等。 ​ 3. 脊椎損傷:因運動或家務的受傷、職業工傷、意外受傷…等等。 ​ 以上的種種原因,會令椎間盤中央凝膠填充的核心部分出現脫水、乾涸現象(在MRI T2影像上,由白色變得灰或黑色,而且厚度會下降),它的內壓力及承托也會下降,成為一個老化而扁平的汽車輪胎。 然而在身體體重和日常活動的壓力下,椎間盤側壁外環形的纖維層(如輪胎的橡膠外層) 就會開始變得單薄及產生裂㾗,正如人們看到當汽車輪胎溜氣及變得扁平一樣,此後各種脊柱問題及病徵就開始了: 各種脊柱問題可能會導致的病徵如下: 1. 頸椎問題可能有暈眩或噁心的感覺 ​ 2. 脊椎變得僵硬及謹直 ​ 3. 中央軸心性的疼痛:頭痛,頸痛,腰痛….等等 ​ 4. 神經根受壓性的疼痛:頭痛,肩膀,手,臀部或腿部的疼痛,如坐骨神經痛…..等等 ​ 5. 神經根受壓性的感覺障礙:麻木,刺痛,針刺感,削弱感覺的肩膀,四肢,臀部….等等 ​ 6. 神經根受壓性的運動障礙:四肢的局部肌肉無力 ​ 7. 不正常的步態:跛行,不穩定的步姿;步行時腳部易於被地面拖住,步態不穩和不平衡….等等 ​ 8. 排尿頻率高和無力,夜尿多,甚至小便失禁….等等 ​ 9. 便秘或排便無力,甚至大便失禁….等等 ​ 10. 影響性功能或男仕陰莖勃起功能….等等 立即預約 預約

  • 中風預防治療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中風預防治療 鑑於中風的疾病負擔甚高,預防中風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作為專門治療中風的腦神經外科醫生,我們並不想治療急性中風,因為治療急性中風的風險甚高, 但在緊急情況下, 為着拯救生命, 我們都被迫為之。但其實我們是希望提倡防止中風,促進中風風險篩查及中風預防性治療。 中風倖存者容易在未來再次中風? 是。曾中風的人比正常健康的人有更高的再次中風的風險。如果你曾有心臟病發的病史,你再次中風的風險也是較高。 治療中風的真正成因,以防止短時間內再次中風: 採用傳統的醫療方法,大多數中風治療是盲目性的,無需檢索中風的真正原因而盲目下藥。現時專門治療中風的腦神經外科醫生則會以高品質的MRI造影或腦血管造影,以檢索中風的真正成因, 並把相應的中風風險移除,從而防止中風在短時間內再次發生。 中風預防性治療 健康的飲食及生活方式 醫療風險的治療 如控制高血壓,並使用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 預防藥物 有心肌梗塞或心血管風險的病人,阿斯匹靈一定程度上可幫助防止中風。在那些有中風病史的,治療藥物,如阿斯匹靈,氯吡格雷和雙嘧達莫等藥物,可給予以防止血小板過度聚集而形成血栓 預防疾病的微創內血管治療法: 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支架置入: 中部腦動脈狹窄,翼展支架置入: 預防疾病的微創顯微手術治療法: - 前交通動脈瘤顯微夾閉術: microsurgery-clipping artery-aneurysm-1 artery-aneurysm-2 microsurgery-clipping 1/3 立即預約 預約

  • 能致命的頭痛(下)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能致命的頭痛(下) 嚴重的頭痛發作並非吃止痛藥就能緩解,同時頭痛也是腦瘤、腦出血、中樞神經感染常見的病徵,千萬不要忽視。本文接着談腦動靜脈畸形血管瘤、腦血管動脈瘤的診治,透過診斷與評估為患者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在治療過程中,神經血管外科醫生會按照檢查造影影像,先為患者進行各方面的評估,例如年齡及身體狀況、血管瘤的大小與位置、手術的複雜程度等等,再作出最適合該患者的治療方案建議。詳盡的身體結構檢查有以下幾種方案: ​ 磁力共振(MRI)和磁力共振血管造影 (MRA) 電腦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TA) 動態及3D三維立體數碼遞減腦血管造影(DSA) 一. 腦動靜脈畸形血管瘤的治療方案 除了以上的評估因素,神經血管外科醫生還會按照腦動靜脈畸形血管瘤的危險程度(第一、二級為低度危險;第三級為中度危險;第四、五級為高度危險)作出治療決策。目前的治療方案包括以下幾種: 保守觀察。 微創顯微鏡腦血管外科切除手術。 微創腦血管導管堵塞手術。 放射線療法,例如X光刀、伽瑪刀及數碼導航刀。 ​二. 腦血管動脈瘤的治療方案 臨床上腦血管動脈瘤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方案: ​ 開顱手術治療(夾閉手術治療) 過程會用鈦金屬鉗作夾閉治療。首先醫生在病人的顱骨打開一個窗口,然後利用鈦金屬鉗夾閉動脈瘤,以防止血液繼續流入動脈內瘤削弱血管壁,由此引致出血性中風的風險亦隨之解除了。 血管內治療 是一種用鈦金屬線圈、血液擾流導向支架等把動脈瘤封閉的治療。只需要進行一小時的微創針孔導管手術,就可以將未爆破的腦血管動脈瘤封閉,將腦內的計時炸彈拆除。 腦血管外科醫生在X光透視的技術下,用如頭髮絲般幼小的微細導管,從患者右側的股動脈進入,遊走至腦動脈,再植入血液分流導向式的支架,以防止血液繼續流入動脈瘤的囊內,動脈瘤就會隨時間而漸漸縮小。如果是大的腦血管動脈瘤,醫生會在同一時間,利用鈦金屬線圈來加強動脈瘤的堵塞作用。 總體而言,手術的目的是要把動脈瘤排除於流動的血液之外,以及強化血管壁來防止動脈瘤突然爆破而導致嚴重的出血性中風,令腦部重創或是致命。 保守治療並控制危險因素 若患者選擇保守治療,醫生將按其檢查後結果、各方面的狀況及需要,以藥物進行治療。患者需按時服藥、控制飲食,並定期進行腦部磁力共振複查,以監察腦部狀況。但不論如何,如果病人未能控制危險因素,即使是小於一毫米的腦血管動脈瘤,相比起手術治療,因動脈瘤爆破而導致死亡的風險可高達36%,這點必須特別留意。 三. 腦血管動脈瘤治療方案上的比較 夾閉手術治療 用鈦金屬鉗作夾閉治療 優點: 復發機率較低 風險 / 缺點: 需要開顱 後循環動脈瘤較為困難,成功率較前循環低 術中動脈瘤破裂(再)出血 可能破壞腦組織 ​ 血管內治療 用鈦金屬線圈、血液擾流導向支架等把動脈瘤封閉 優點: 手術成功率最高達至9成 不需開顱,侵入性較低,傷口僅約0.5公分 不經過腦組織,不會造成破壞 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風險 / 缺點: 血管阻塞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術中動脈瘤破裂(再)出血 較大的動脈瘤可能復發 ​ 保守治療不手術 優點: 無手術風險 風險 / 缺點: 未來一旦發生動脈瘤破裂,可能致命 腦動靜脈畸形血管瘤、腦血管動脈瘤這類腦血管疾病不易被察覺,預早防範和及時的診治顯得更為重要,若能於早期發現,同時得到適當的監察及治療,就可避免因腦血管瘤突然破裂而引起的生命危險了。

  • 腦血管漏斗與腦血管動脈瘤的區分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腦血管漏斗與腦血管動脈瘤的區分 3D三維診斷式數碼腦血管造影(3D DSA): ​ 已確認有2個微小的腦血管漏斗,其頂端有一條極微小的血管,好讓血液流出。 腦血管漏斗是先天性的,血液在其頂端的小動脈血管分流,因此自發性破裂和引起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很小,除非漏斗的大小超過 3 毫米。

  • 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及椎體融合手術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及椎體融合手術 一位42歲的患者最初只有偶爾的頸痛、頭痛和頭暈。隨著病情逐漸惡化,患者開始出現肩膀、頸部和手部的麻木、疼痛和無力。於是,患者尋求我們神經外科醫生的建議,經過磁力共振成像檢查,發現患者存在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和神經。 頸椎病變通常由退化、過度使用或意外受傷引起。常見症狀包括頸部和背部疼痛、頭痛、四肢麻木和疼痛、肌肉無力、平衡障礙、行走不穩、頻繁小便、夜尿、便秘、頭暈、耳鳴和腸胃不適,甚至情緒不穩定。 ​ 患者曾嘗試中西醫治療、物理治療、脊椎矯正和針灸等多種方法,但病情反覆。經過幾年的折磨,患者最終決定進行針對性的手術治療,即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和椎體融合術(ACDF)。 ​ ACDF是一種微創手術,醫生會在患者頸部前方沿頸紋切開一個2至3厘米的小傷口。在顯微鏡和X光引導下,神經外科醫生精細地移除病變的頸椎間盤和骨刺,減輕中央神經和頸椎神經的壓力。然後,醫生植入人工椎間盤,填補上下椎體之間的空隙,穩定頸椎。 ​ 手術通常需要3小時,住院時間為1至2天。患者在麻醉後迅速恢復,肩頸和手部的麻木和疼痛症狀立即消失,肌肉力量也有明顯改善,第二天就出院回家。頸部的傷口只有2至3厘米大小。 ​ 如果其他患者的頸椎間盤突出涉及多個節段,醫生會在同一手術中切除多個椎間盤,並根據患者的情況植入「活動型」或「非活動型」的人工椎間盤,手術時間相應增加。 ​ 總括而言,保護神經功能是神經外科醫生的首要任務。在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生的治療下,與一般開顱、腦或頸椎神經腫瘤等外科手術相比,微創的頸椎神經外科手術安全性高,風險低。

  • 幸運的結腸鏡檢查病人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The Lucky In-patient For Colonoscopy A-47-age-old-man-DAMA-from-HA-001 A-47-age-old-man-DAMA-from-HA-002 A-47-age-old-man-DAMA-from-HA-003 A-47-age-old-man-DAMA-from-HA-001 1/7

  • 關於我們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關於我們 我們是誰? 我們是一群經驗豐富的腦神經外科註冊護士和專業從事顱底,脊柱和腦血管手術的腦神經外科醫生。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香港的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治療中風患者和患有其他腦部和脊椎問題的患者。 我們還提供 24 小時緊急醫療建議、援助和治療。 ​ ​ 除了照顧香港本地病人外,我們亦為澳門、中國內地及其他國家的病人提供緊急醫療服務,包括遠程醫療諮詢、國際醫療救援和運送、安排醫療空運或陸運, 醫療護送等。 透視腦神經系統 一般人總有興趣去暸解腦部疾病,但是儘管閱讀或聽到許多資訊,也不見得到正確的知識被報導,甚至有許多難以理解的內容。而且,醫學的進展日新月異,新的真相陸續被釐清。腦袋是非常複雜的器官,至今還有許多人類尚未解開的謎題,針對認識腦部疾病,要取得正確知識,我們便要由認識腦神經系統開始了。 一般我們所謂的中樞神經系統可分成腦部及脊髓兩部分,前者包括大腦、腦幹及小腦,而後者則包括 8 節頸脊髓、12 節胸脊髓、5 節腰脊髓及 5 節薦脊髓。相對於中樞神經的週邊神經系統,則包括 12 對顱腦神經、30 對脊神經,以及交感、副交感兩大部分的自主神經系統。 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大腦半球中央部分有基底核。從外表來看可將大腦半球分成幾個葉,前面部分、大概是在額頭的地方稱為額業,在頭頂的部分是頂葉,睡覺靠著枕頭的地方是枕葉,在額葉及頂葉的下面是顳葉,也就是位於一般俗稱太陽穴的位置。 大腦半球下端連著腦幹,腦幹具有控制吞嚥、呼吸及心跳等维持生命的功能,可细分為中腦、橋腦及延髓三部分。腦幹部分發出 12 對顱腦神經處理腦神經訊息的神經核。因此,醫學常以「腦幹死亡」作為對一個人失去生命的標準。 小腦是位於後顱窩的腦組織,小腦在感覺感知,協調性和運動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小腦通過丘腦等通路與大腦皮層相連,從而支配運動協調性的作用。 脊髓是延伸自腦幹,由脊椎保護著。脊椎會在頸及腰部擴展,在脊椎的外圍是神經的白質道,其中有感覺及運動神經元,用來傳導感覺訊息與運動指令。

  • 耳鳴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令人煩擾不安的耳鳴 大多數成年人一生中難免都遭遇過耳鳴問題的困擾,所幸大部分耳鳴都會在幾天或幾星期內自行消退。但如果耳鳴的症狀持續,而且問題根源並非出於耳鼻喉部位,該如何是好? 最常見的耳鳴原因: 頸椎間盤突出而導致神經受壓。 頭顱內腦血管或頸椎血管先天或後天性病變。 聽覺神經腫瘤。 患者求診後,在排除耳鼻喉等器官問題導致耳鳴的可能性後,腦神經外科醫生就會為患者詳細檢查其腦部及頸項,了解是否因為神經或血管病變而引發耳鳴。 33歲林先生:頸椎間盤突出 擠壓脊髓中樞神經 ​ 33歲任職文員的林先生一向生活健康、身體正常,唯獨在工作時偶爾有頸緊膊痛的小毛病。他最近三個月出現兩邊耳鳴的徵狀,看過了家庭醫生和耳鼻喉科醫生,雖然做了詳細檢查並且服了藥,但耳鳴還是日夜不間斷的纏擾着他。經由朋友介紹下,林先生向腦神經外科醫生求診做進一步診斷。磁力共振醫學造影顯示,林先生頸椎的第五、六和第六、七兩節頸椎間盤突出而擠壓到脊髓中樞神經,因而導致耳鳴症狀。由於情況只是輕微,並不需要動手術,只需要六個月的藥物和脊醫治療,林先生的耳鳴症狀便消失了。六個月後的磁力共振造影結果亦顯示,他的兩節頸椎間盤突出之情況大有改善。 ​ 46歲張女士:動靜脈畸形血管交叉重疊 造成血管型耳鳴 ​ 46歲的張女士在女兒陪同下求診。困擾了她三個月的左邊耳鳴與其他一般的耳鳴不同之處,就是與心臟脈搏同步的耳鳴。臨床檢查顯示,醫生可以利用醫學聽筒在張女士左邊的頭顱和頸項上,聽到與心跳脈搏同步的雜聲,那就是典型由動靜脈畸形血管交叉重疊所造成的血管型耳鳴。 ​ 經過磁力共振血管造影檢查確診後,張女士接受了兩小時的微創針孔腦血管導管手術。腦血管外科醫生利用極微小的鈦金屬絲線圈,堵塞張女士左耳附近的不正常靜脈竇和腦動脈血管的重疊交替,以堵截不正常的動靜脈血液交叉 流動,從而杜絕耳鳴。手術後一天,張女士在女兒陪同下高興的出院回家去。醫生說,除了耳鳴以外,由不正常動靜脈畸形血管而導致出血性中風的風險,亦隨之解除了。 ​ 56歲梁先生:罹患聽覺神經腫瘤 ​ 56歲的梁先生是位商人,最近六個月右耳日夜不間斷的受到耳鳴煩擾,從耳鼻喉科醫生的磁力共振造影檢查顯示,其右邊聽覺神經線上長了一個五毫米的小腫瘤。雖然其他檢查亦顯示梁先生的聽覺神經功能暫時維持正常,可是醫生説隨着聽覺神經腫瘤慢慢生長,梁先生右耳的聽力會逐漸喪失。 ​ 經轉介至腦神經外科後,腦神經外科醫生和梁先生商討了三個治療方案,分別是:(1) 保守觀察;(2) 數碼導航刀放射治療;(3) 保存聽覺神經功能的腦神經外科微創手術。 ​ 雖然三個治療選項各有利弊和風險,梁先生最後還是選擇了進行微創手術。在四小時的全身麻醉下,神經外科醫生在手術中不間斷地監察着梁先生聽覺神經傳導的功能。在顯微鏡下,醫生小心翼翼地利用一至二毫米極微細的手術 儀器,將五毫米的腫瘤從聽覺神經分開切除。手術後,梁先生的聽覺和面肌神經功能都能夠保持完好,他再也沒有日夜耳鳴的困擾了。 ​

  • 腰椎手術重生記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腰椎手術重生記 一位87歲的女士,她的生活因為L4/5腰椎滑脫和腰椎神經管道狹窄症而變得困難重重。她長期遭受背痛的折磨,日夜不安,腿部經常感到麻木和疼痛。由於雙腿無力,她偶爾會在家中或街上跌倒,更有尿頻和便秘的問題困擾她的日常生活。 這位女士因為這些症狀而變得情緒低落,整日困在家中,失去了運動和社交活動的機會。但她的生活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接受了一次為時4小時的微創脊椎神經外科手術,其中包括了L4/5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TLIF)和椎板切除神經減壓術。手術中使用了神經傳道功能監測系統,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這次手術的目的是恢復脊柱的穩定性,減輕背痛,並釋放受壓的馬尾神經,以消除腿部的麻木和疼痛,改善她的排尿和排便習慣。 手術後的結果令人振奮。老太太不再感受到腿部的疼痛和麻木,她的腿部力量恢復,能夠以更直立和平穩的姿勢行走。尿頻和便秘的問題也獲得了改善。她帶著喜悅的心情和微笑出院,並積極參與門診跟進。手術後的恢復進展良好,三個小傷口癒合順利,後續的X光、CT掃描和MRI顯示脊椎滑脫正在糾正,所有植入物都處於理想的位置,壓縮的馬尾神經全部釋放。

  • 中風復康護理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中風復康護理 腦中風發生時,若腦細胞過度受損,我們將會喪失一些腦功能。 腦中風病人應盡快開始進行復康治療,第一個目的是防止併發症,如:關節僵硬,跌倒,褥瘡及肺炎。 腦中風病人的殘疾程度是根據的腦部受影響的部分和嚴重程度來分辨的。 腦中風後首六個月是黃金期 —— 能為最大的神經功能恢復和改善。從以後的半年,恢復進度比其他18個月將開始放緩。因此,關鍵是要把握好黃金康復期的首六個月。如果提能夠供足夠的臨床護理予患者在四肢力量,意識和自覺性顯著改善神經功能。 腦中風康復的目標是幫助患者重新獲得開展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動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實現最多的功能和獨立性。康復後,患者有望恢復到一個積極和富有成效的生活。 ​ 儘管腦中風康復無法逆轉腦的損傷,透過精心指導,系統的康復計劃可以大大幫助患者達到他們正常生活的最大潛力。 HKBSSP 提供優質的腦中風護理,並協助患者及其親屬與康復安排。腦中風康復團隊包括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言語治療師。根據患者的情況,個性化的課程都設置了專門適用於以恢復身體機能病人的需求,流動性,記憶,認知功能,溝通能力,及自我照顧能力。 ​ 如果有需要,您還可以安排在醫院、療養院或家中進行康復療程。視個人需求而定,亦可安排中醫(即針灸)、中醫推拿、草藥成為康復計劃的一部分。 立即預約 預約

  • 臉歪嘴斜未必是中風 | 香港微創腦及脊椎神經外科手術中心

    臉歪嘴斜未必是中風 王先生早上梳洗時,突然發現嘴角肌肉不受控制、口水會不自主從嘴角向下流,再看到鏡中自己臉部表情不對稱,他嚇壞了以為自己中了風! 王先生的情況經過神經外科醫生臨床診斷及醫學造影檢查後,才知道是顱底第七條負責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經線麻痺而引起的面癱。他後來接受了一個多月的治療才可以「真面目」再次見人。突然「臉歪嘴斜」的確令人憂心忡忡。 面神經是指十二對顱底腦神經線中的第七對,當面神經本身或其上位神經元,包含腦幹、大腦皮質的面部運動區域,或其他任何相關神經線路受損,就可能出現面神經麻痺、面癱的症狀。 ​ 中風誘發中樞型面麻痺 ​ 腦中風確實也會引起面部麻痺,其中一種稱為 「中樞型」面麻痺,因為中風使大腦皮質或腦幹的神經元,或其他任何相關神經線路受損,無法下達指令指揮面神經。不過,腦中風患者的症狀較少只侷限在面神經,通常還會伴隨其他局部神經症狀,包括同側或對側手腳無力、麻木,吞嚥或言語障礙等,而且病人本身通常有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心房顫動、心律不正等。此外,中樞型面神經面癱、麻痺是指位於腦幹的面神經核以上的神經部位受損,病人症狀主要是對側臉下半部麻痺癱瘓,但前額額肌通常還能夠活動,較不影響向上皺眼眉。通常中樞型面癱較少同時影響整個面部。另一種則是「周邊型」面癱。周邊型以「貝爾氏麻痺症」最常見,是腦幹神經核以下的第七條顱底神經線受損,使到同側面神經癱瘓, 因此臨床上常造成同側整張臉完全麻痺,無法做臉部動作,其中最常見的是「特發性面神經麻痺」,也稱為「貝爾氏麻痺」 (Bell’s Palsy),據統計每年香港在700萬人中,大約有1,000至3,000個病例。 「貝爾氏麻痺」發病初期的進展很快,通常在二到五天內,單側面神經暫時麻痺以致面癱的程度會達到頂點,臉部會有麻痺或是僵硬的感覺,且眼簾因為無法閉合會出現流淚的現象,亦會有味覺減低或變異的現象。 ​ 病毒感染損及神經 ​ 雖然對於貝爾氏麻痺的描述已有150年以上的歷史,但致病原因仍沒有定論,最常被提及的是病毒感染導致神經受損,又以皰疹病毒、EB病毒等最具相關性,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是自體免疫失調所引致。 ​ 周邊型面麻痺的起因,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日夜也不分季節,但受病毒感染、免疫力差或糖尿病患,臨床上確實有較高的發病風險。雖然周邊型面麻痺看起來防不勝防,而且臉歪嘴斜的症狀挺嚇人,但它的復元癒後較佳,大約 80到85%的病人,如能在病發後首幾天用藥都能夠完全康復。僅約一成病人,尤其是延誤就醫服藥的,就可能 會留下永久後遺症或無法完全康復。 ​ 一般面神經麻痺患者在發病初期,會服用七天或以上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以減少發炎反應,至於是否使用抗病毒藥物目前仍然有爭論,有些報告指出使用抗病毒藥物會康復得較快,但多數患者即使不給藥,也能透過身體自行修復而獲得痊癒。改善速度則因人而異,通常是發病後兩週會慢慢開始好轉,康復期可能需要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 提升免疫力避免病毒趁虛而入 ​ 不少病人會尋求電療、針灸等輔助療法,但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採用此法一定能快速好轉。不過有一種輔助療法是必要的,那就是使用人工淚液或戴眼罩等方式,避免曝露性眼角膜炎而導致失明,因為面神經麻痺時眼睛往往不能完全閉合,而且無法眨眼製造眼淚,除了需要點人工淚液,建議外出時可戴護目眼鏡、睡覺時用膠紙將眼瞼貼好或塗上保濕眼膏,避免眼角膜一直曝露而乾掉發炎。 ​ 除中風、病毒感染外,腦腫瘤或神經線腫瘤亦可導致面神經麻痺,而引致面肌癱瘓,因此所有面癱的患者接受治療的重點在於尋找病發的原因,必須藉由有經驗的神經外科醫生詳細診斷,才能排除腫瘤或是中風等較嚴重的病因。 ​ 由病毒引起神經線發炎的貝爾氏麻痺,雖然沒有太好的方法可預防,但由於病毒感染是已知最常見的誘發原因,所以建議大家作息定時、睡眠充足、注重飲食健康,避免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才不會乘虛而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