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852 2367 6116 | 24小時熱線:+852 8107 1616
中風有先兆?準確診症與及早治療缺一不可
根據政府資料顯示,中風是香港第4大疾病殺手,每年平均導致超過3,000人死亡。中風醫學名稱是「大腦血管疾病」,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所導致。面對這無聲無息的殺手,萬一不幸患上該如何是好?
中風無聲突襲出現症狀馬上治療
中風一般可分為出血性、缺血性及小中風。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解釋,缺血性中風意即「塞血管」,是指頸部或腦部的血管出現阻塞,香港7成中風個案屬於此類。病人或會覺得輕微暈眩,或臉部、手部麻痺,若不馬上處理,一兩日後會變得乏力和臉歪,失去知覺;出血性中風俗稱「爆血管」,一般是大血管、動脈瘤或先天性不正常的血管爆裂,佔香港中風個案當中3成。這類中風毫無先兆,病人可能突然感到頭痛和不清醒,繼而不省人事;小中風則可以是缺血或出血性疾病,病情相對輕微,甚至24小時後自動痊癒,但隨時再次發作引起大中風。
為方便病人牢記,坊間會以「談笑用兵」來簡單辨識中風症狀。「談」是指左腦支配的言語區域,若病人出現說話不清、詞不達意的情況,家人應特別留意;「笑」牽涉腦幹第7條運動神經負責控制的臉部肌肉,若病人笑起來兩邊嘴唇不對稱或臉歪,中風警號便響起;「用」是病人運用手腳時,出現一邊身體麻痺無力的現象;「兵」則指若出現以上問題,應當馬上找「救兵」送院接受治療。然而「談笑用兵」尚未包括暈眩、記性變差等其他中風症狀,即使病人未見「談」、「笑」、「用」三方面出現問題,亦不等於安然無恙。中風症狀多不勝數,單以臉歪為例,腦幹中風可能出現相關症狀,而過濾性病毒入侵同樣可影響臉部神經,單靠臉歪來判斷中風隨時斷錯症,大家有任何懷疑應儘快求醫。
任何年齡皆可以是高危一族
有指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者是中風高危一族,但不少年輕病人根本沒有「三高」問題。其實「三高」不過是眾多風險因素之一,其餘包括先天性動靜脈畸形血管瘤,這類病人即使沒有家族病史都有可能中風。而吸煙會加速心和腦血管的退化,造成血管栓塞或出現動脈瘤而令血管壁變薄,容易爆裂。另外缺乏睡眠影響腦部陰陽平衡,亦容易誘發中風。部分年輕病人即使定時運動、飲食健康,也可能在運動時拉傷頸部血管,出現「血管撕裂及閉塞」。
送院急救時,醫生會先觀察病人是否清醒,確保呼吸及脈搏順暢。不少人或聽過「黃金3小時」的概念,意思是在中風發病3小時內送院並安排注射溶血針,溶血針可疏通血管和挽救尚未壞死的腦細胞,減低傷殘的機會。醫生進一步說明,這個醫療模式已有10多年歷史,但它不是所有中風病人的解藥,只適合用來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相反出血性中風病人再接受溶血針注射會令出血更嚴重;此外若病人有血管撕裂情況,傷及頸部到腦部的血管,注射溶血針可能會令傷口擴大、出血反而加重病況。
以醫生的經驗,生理鹽水在臨床上反而比溶血劑更常用,透過注射生理鹽水提高血壓令血液暢通,繼而疏通血管阻塞的位置。若中風影響範圍較大,並涉及較大血管,就需要接受俗稱「通波仔」的通血管手術。目前不少懷疑中風個案只用電腦掃描協助診症,無法及早檢查出腦幹的缺血性中風,有機會耽延黃金治療時間。即使是小中風病人都應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儘早找出問題對症下藥。現時的磁力共振無須配合顯影劑使用,亦可檢查到有否先天及後天性腦血管或頸血管病變,對中風的準確診症與及早治療起重要作用。
安宮牛黃丸可醫中風?
近年不少人對安宮牛黃丸趨之若鶩,認為此藥可助通血管,減低中風機會。基於中風可分出血性及缺血性,若病人患的是出血性中風,再服食安宮牛黃丸只會加劇溶血,令出血更嚴重。即使屬缺血性中風,亦只有助微絲血管通血,若缺血地方為頸血管及腦的大動脈,這類藥物亦於事無補。